「身边典型」传统文化木偶戏传承人——王吉财
“右手握紧提线板,左手一提一放,木偶就动起来了。”在恭城县龙虎乡王吉财家里,龙虎乡传统文化木偶戏传承人王吉财正在教队员们如何操作木偶。王吉财今年63岁,是当地唯一一个制作木偶并且演出木偶戏的民间艺人。
王吉财木偶戏演出现场
当年,王吉财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木偶戏演员,还记得在1967年,王吉财第一次看父亲表演的木偶戏节目是《北京的金山上》。王吉财说,那时他对木偶戏不太感兴趣,也没想过要接过父亲的班,但因为父亲的缘故,对木偶制作手艺和表演技艺略有了解。1973年,父亲演完最后一场木偶戏后,直到今年的1月22日前,龙虎乡再也没有人演过木偶戏了。
王吉财为教游客表演木偶戏
王吉财为游客表演木偶戏
让王吉财下定决心恢复木偶戏表演是在2016年。当时龙虎乡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接近完成,龙虎景区经改造后焕然一新,游客越来越多,王吉财感到龙虎乡是漂亮了,但还是少了些许乡土文化气息。于是他想到了父亲当年的木偶戏。经过半年多的回忆以及摸索后,王吉财开始尝试制作他的第一批木偶。这批木偶一共制作了12个,用来表演5个节目。由于是第一次制作,这批木偶花了他半年多的时间。木偶做好后,王吉财找到10名志同道合的乡亲,并通过培训让大家掌握木偶戏的表演套路。
2016年中旬,王吉财和他的木偶戏表演队第一场演出,虽然只有《沙家浜》和《红梅赞》两个节目,但是观众反响非常好。“当天几乎整个镇上的人都来观看,演出前我还是比较紧张,但是在观众的掌声及鼓励下,我们顺利完成了演出。演出结束后,很多观众表示支持我们把木偶戏一直演下去。”王吉财说。
王吉财为游客表演木偶戏
“木偶戏刚开始的时候市场很小,经济效益不景气。”为了维持生计,王吉财一边潜心研究创作木偶,一边兼职维持生计。通过不懈努力,龙虎关木偶戏逐渐打出了名声,商演也接踵而来。现在,王吉财和他的木偶戏团队经常受邀到外县演出,虽然目前木偶戏团队规模不大,经营还是很艰难,但不管怎么艰难,他始终都没有离开木偶艺术。“我是木偶传承人,我有责任、有义务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。”
如今王吉财正在制作第二批13个木偶,这批木偶可以表演3个节目,其中有一个还是他的首个原创作品。“第一批木偶仅仅是手和眼珠能动,有了制作经验后,我准备把第二批木偶的嘴巴、手指都动起来,这样木偶的表现力就会更加好。”王吉财说。
王吉财一家和他的木偶戏
随着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力宣传,王吉财和他的木偶开始走进学校、走进村屯表演,越来越多人喜欢上了龙虎木偶戏。看着自己制作的木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,王吉财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。
“每当做出一个木偶的时候,内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。我生活在自己的木偶世界里,并且得到全家人的支持,这是我最大的幸福。”更让王吉财惊喜的是,他15岁的孙女也爱上了木偶。